第一部分:對話開始


Site Team

 

第一部分:對話開始

基督徒和穆斯林的第一次接觸

 

基督徒(以下簡稱“基”):為什麼近年來有關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討論曾出不窮呢?

穆斯林(以下簡稱“穆”):因為我們之間有很多相同點。我們都信仰同一個上帝(真主),他向世界派遣了眾多的先知指引人類歸向正道。我們都相信耶穌(爾薩)是彌賽亞(救世者),是來自上帝的言語,而猶太人是否認他的。

《古蘭經》第三章四十五節敘述道:“當時,天使說:‘瑪利亞啊!真主的確把從他發出的一句話向你報喜。他的名子是瑪利亞之子彌賽亞·耶穌(麥西哈·爾薩),在今世和後世都是有面子的,是真主所親近的。’”

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對話在歐洲、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都在舉行。甚至在梵蒂岡也舉行了梵蒂岡神學家和埃及穆斯林學者間的討論會。此外,羅馬在一九七〇年、七四年和七八年舉行了梵蒂岡神學家和沙烏地阿拉伯穆斯林學者間的對話。在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對話舉行則更為頻繁,許多教堂和教會舉行的集會中都邀請穆斯林的參與。

基:基督教誕生已近兩千年,伊斯蘭的產生也超過了一千四百年,為什麼以前的那麼多世紀中就沒有舉行過類似的討論呢?

穆:在過去的兩、三個世紀中,亞洲和非洲的許多穆斯林國家被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殖民統治。期間,成千上萬的基督教傳教士們不擇手段地力圖讓穆斯林們改變信仰(例如為窮人治病,給他們衣服、食物,為他們提供工作等等,但收效甚微)。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亞洲和非洲成千上萬的穆斯林們為打工或者工作而移民西方國家,這使得穆斯林和基督徒們有了更多的接觸。穆斯林學生們也積極地向他們的同學介紹伊斯蘭。

基:今天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舉行的眾多對話,你認為還有其它的原因嗎?

穆:雖然二者之間依然有很多競爭摩擦,但是彼此間的鴻溝已經縮小,互相也更為寬容對方。

我們穆斯林對真誠的基督徒是比對猶太人或多神教徒和無神論者更為親近的。《古蘭經》第五章八十二節中明確敘述道:“你必定發現,對於通道者仇恨最深的是猶太教徒和以物配主的人;你必定發現,對於通道者最親近的是自稱基督教徒的人;因為他們當中有許多牧師和僧侶,還因為他們不自大。”

目前,部分基督徒們歷史上第一次承認了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是以實瑪利(伊斯馬儀,先知亞伯拉罕的長子)的後代,通過論證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一九八〇年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發起編纂的《〈聖經〉大衛斯辭典》,在“基達”(以實瑪利次子)這一詞條下寫道:“……以實瑪利後裔中的一個部落(《聖經·創世紀》25:13)……從這一部落中最終產生了穆罕默德。”國際標準《聖經百科全書》中也引用了A.S.福爾頓的考證:“……在以實瑪利後裔的部落中,基達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支,……通過基達,穆斯林系譜學家們將穆罕默德的血統追溯到了以實瑪利。”

在《史密斯〈聖經〉辭典》中,也指出:“基達,以實瑪利的次子(《聖經·創世紀》25:13)……從基達繁衍出的著名基達部落中,穆罕默德將其血統上溯到了亞伯拉罕。在漢志(阿拉伯半島的一個區域,穆罕默德家族及其出生的地方)的阿拉伯人被稱為Beni Harb,從一開始就一直是以實瑪利的後裔。”帕爾格雷夫在一八〇〇年說道:“他們的的語言從《古蘭經》出現的年代(西元六一〇年)起,直到現在的一千二百年間都沒有變化,這足以說明這一東方部落的穩定性。”

穆斯林移民們給西方世界帶來的最大資產不是他們的人力,而是現已紮根下來的伊斯蘭。許多的清真寺和伊斯蘭中心相繼建立,很多基督徒回歸到了伊斯蘭。我在這裡用的詞是“回歸”而非“改信”,因為真主在《古蘭經》中告訴我們“每一嬰兒出生時都順服天性”(意即順服真主,即伊斯蘭),是他(她)的父母使其成為了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或拜星教徒等等。

穆斯林人數的迅速增長,是伊斯蘭依靠“理智之劍”宣教的一個有力證據。

根據一九八四年二月出版的世界年鑒,從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八四年的五十年間,世界人口增加了136%,其中基督徒人數增加了47%,穆斯林人數增加了235%。二〇〇五年七月十八日,英國B.B.C廣播電臺報導,在經歷了二〇〇一年美國9·11事件、二〇〇四年西班牙馬德里爆炸以及二〇〇五年七月七日英國倫敦爆炸案之後,伊斯蘭依然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宗教。

基:如果說三大一神論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都宣稱來自同一個主宰,那它們之間為什麼會有區別呢?

穆:從亞當(阿丹)到穆罕默德的所有先知(祈真主賜他們平安)都具有同一個使命,即引領人類順服真主(上帝,獨一的主宰,猶太人稱為耶和華)。順服真主,在阿拉伯語裡被稱為伊斯蘭。這一詞彙還有和平之意,即在造物主和被造物之間的和睦。與猶太教和基督教不同的是,伊斯蘭一詞是真主自己選定的,《古蘭經》第五章三節敘述道:“今天,我已為你們成全你們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賜你們的恩典,我已選擇伊斯蘭做你們的宗教。”

然而,不論是猶太教還是基督教的名稱都沒有在《聖經》裡出現,甚至沒有在《聖經》的辭典中出現過。任何以色列的先知都沒有提到過“猶太教”一詞,耶穌也從未宣稱要在大地上建立“基督教”,從未稱自己或其門徒為“基督徒”。“基督徒”一詞在《新約》裡僅出現過三次,其第一次是在西元四十三年,耶穌離別大地很久之後,由安提阿的異教徒和猶太人稱呼的:“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新約·使徒行傳》11:26)。

第二次則是由亞基帕二世國王對保羅說的:“亞基帕對保羅說:‘你想少微一勸,便叫我作基督徒啊?’”(《新約·使徒行傳》26:28)。

因此,“基督徒”這一名稱,最初來自反對者的稱呼多於友人,其蘊含的敵意大於善意。最後一次出現則是在彼得的書信中,“若為作基督徒受苦,卻不要羞恥”(《新約·彼得前書》4:16)

大地上的第一個穆斯林並不是穆罕默德,而是亞當。伊斯蘭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已經被啟示給了從亞當到穆罕默德的所有先知(祈真主賜他們平安)。因此,伊斯蘭是全人類的正確生活方式。真主在《古蘭經》第三章八十三、八十四節中說道:“難道他們要舍真主的宗教而尋求別的宗教嗎?同時天地萬物,不論自願與否,都歸順他,他們將來只被召歸於他。你說:‘我們確信真主,確信我們所受的啟示,與易蔔拉欣(亞伯拉罕),伊斯馬儀(以實瑪利),伊斯哈格(以撒),葉爾孤白(雅各)和各支派所受的啟示,與穆薩(摩西),爾薩(耶穌)和眾先知所受賜於他們的主的經典,我們對於他們中的任何一人,都不加以歧視,我們只歸順他。”

基:你怎麼能說亞伯拉罕是穆斯林呢?眾所周知,他是一個猶太人!

穆:猶太人?誰告訴你的?

基:我們都這樣認為。《聖經》裡也必定會有記載的。

穆:那你能告訴我《聖經》裡什麼地方說他是一個猶太人了嗎?如果你輕易找不到,我倒是可以幫你。請你讀一讀《創世紀》第十一章三十一節。

基:“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和他孫子哈蘭的兒子羅得,並他兒婦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們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裡。”

穆:所以,亞伯拉罕是在迦勒底的吾珥出生的,不可能是猶太人。首先,迦勒底的吾珥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今天伊拉克的一個部分,他是一個阿拉伯人的可能性遠大於猶太人的可能。其次,“猶太人”這一稱呼來源於猶太——亞伯拉罕的重孫。你再讀一下《創世紀》第十二章四、五節。

基:“……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他們就到了迦南地。”

穆:所以,亞伯拉罕移居迦南的時候已經七十五歲了,《聖經》裡還清楚地提到他在那裡是一個外來者:“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神。”(《創世紀》17:8)請你再讀一下《創世紀》第十四章十三節。

基:“有一個逃出來的人,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

穆:看到了嗎?《聖經》中稱呼亞伯拉罕為希伯來人,而並非猶太人。希伯來人的意思是“從幼發拉底河的另一面來的人”。他也含有“埃伯爾(Eber)的後代”的意思,埃伯爾是閃(諾亞長子)的後裔。請你再讀一下《創世紀》第三十二章二十八節,看一下雅各在和天使角力後名字有什麼變化。

基:“那人說:‘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與人較力,都得了勝。’”

穆:簡而言之:亞伯拉罕是希伯來人。雅各的後裔是由十二支派組成的以色列人。猶太是雅各之子,所以最初只有猶太的後裔被稱為猶太人。現在我們再來看一下摩西(穆薩)是誰,請讀一下《出埃及記》第六章十六至二十節。

基:“利未眾子的名字,按著他們的後代記在下面:就是革順、哥轄、米拉利……哥轄的兒子是暗蘭……暗蘭娶了他父親的妹妹約基別為妻,她給他生了亞倫和摩西。”

穆:所以,摩西並不是猶太人,因為他是利未的後代,而並非猶太的後代。摩西被賜予了《律法》(亦稱《摩西五經》,聖經舊約之首五卷,阿拉伯語稱為《討拉特》),針對所有以色列的子孫(此後統稱猶太人)。

基:怎麼解釋?

穆:因為我們採用《古蘭經》作為標準。根據《古蘭》明文,人們可以對《聖經》作出解釋,並且更正猶太人和基督徒們的錯誤。它是最後啟示給人類的經典,從未被篡改或摻假。至尊的真主在《古蘭經》中承諾:“這部經,其中毫無可疑”(《古蘭經》2:2),“我確已降示教誨,我確是教誨的保護者”。這是對人類的一個挑戰。從降示至今的一千四百多年間,《古蘭經》裡任何一個字母都未被改動。不通道者們盡最大努力,試圖對它篡改,但都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原因就如經文中所言:“我確是教誨的保護者”,確實的,真主保護了這部經典。

相反地,其它的所有經典(《律法》、《雅歌》、《福音書》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增加、刪減或偽造。我們只須讀一讀各版本《聖經》的前言就清楚了:經過修訂、重修、再次修正等等。

基:你如何證明《聖經》遭到了篡改,而《古蘭經》依然是隻字未動?

穆:一五三八年,英格蘭第一次印刷出版《聖經》。一五六〇年,英文《聖經》第一次修訂出版。亨利八世時,《聖經》再次修訂。伊莉莎白女王時期又一次修訂。一六一一年詹姆士國王在漢普頓法庭又進行修訂。就如同《聖經》序言裡所敘述的那樣,它經歷了眾多的版本。最保守的估計,從

一五三八年至今,《聖經》被修訂不下二十次。最近的權威版本是一九五二年和一九七一年修訂的。由前所述,我們無疑能斷定《聖經》啟示的原文遭到了太多的更改。很多的《聖經》學者們都承認這一點!各種不同版本的《聖經》前言中都申明它被修訂過。

而《古蘭經》呢?世界現存兩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手抄本《古蘭經》,被完整無缺的保存下來。一部被保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普宮博物館,另一部被保存在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對這兩部《古蘭經》的真實性進行了鑒定,證實了兩部《古蘭經》彼此完全一致,同當今世界上通行的《古蘭經》內容也沒有絲毫差異。

基:關於亞伯拉罕和摩西,《古蘭經》裡是怎麼說的?

穆:“信奉天經的人啊!你們為什麼和我們辯論伊布拉欣(亞伯拉罕)呢?《討拉特》(《律法》)和《引支勒》(《福音書》)是在他棄世之後才降示的。難道你們不瞭解嗎?”(《古蘭經》3:65)

“伊布拉欣(亞伯拉罕)既不是猶太教徒,也不是基督教徒。他是一個崇信正教、歸順真主的人,他不是以物配主的人。”(《古蘭經》3:67)

“難道你們說‘伊布拉欣(亞伯拉罕)、伊司馬儀(以實瑪利)、伊斯哈格(以撒)、葉爾孤白(雅各)和各支派,都是猶太教徒,或基督教徒嗎?’你說:‘你們更有知識呢?還是真主更有知識呢?’”(《古蘭經》2:140)他們當然不是猶太教徒或者基督教徒。猶太人(猶太教徒)的名稱來自他們的後裔猶太,而基督徒的名稱是在耶穌離世之後很久才得名的。

基:“安拉”或“真主”一詞聽起來有些奇怪,你們為什麼不稱之為“神”呢?

穆:問得好。非穆斯林對於“安拉”這個詞或許有些生僻,然而這是從亞當到穆罕默德(祈真主賜他們平安)的所有先知都使用的稱呼。阿拉伯語Allah(安拉)一詞與希伯來語中對造物主的稱呼“Eloha”一詞非常接近,猶太人使用這個詞的複數“Elohim”尊稱造物主。(在東方語系中,名詞的複數有兩種:一種表達數目,另一種則表示尊稱。)耶穌使用的亞拉姆語裡對造物主的稱呼,其發音也非常近似阿拉伯語“Allah”(見1980年版《不列顛百科全書》“Allah”和“Elohim”詞條)。所以,雖然非穆斯林們對“安拉”一詞比較生僻,從亞當到穆罕默德(祈主賜他們平安)的所有先知們卻不會生僻,因為他們所宣傳的都是同一伊斯蘭的信仰——順服安拉。“安拉”一詞即是最高存在者的尊名。(中國穆斯林習慣上也從意義上稱之為“真主”,意即“真正的主宰”——譯者注)

阿拉伯語中Allah一詞沒有性(陰陽性)、數(單、雙、複數)之分,因此不能說Allahs(安拉們)或者是男的安拉、女的安拉,安拉就指的是唯一至高的造物主。相反地,英語中的God(神)一詞卻有性、數的變化,我們可以說Gods(眾神)和Goddess(女神)。稱之為“神”容易產生混淆。(中文裡“神”一詞也具有多種含義,經常和精靈鬼怪等聯繫使用,如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等,用來表述至尊的造物主並不適宜——譯者注)

其實,非穆斯林不僅在“安拉”尊名一詞上感到陌生,他們對穆斯林崇拜安拉的方式——清洗肢體、鞠躬、下跪、叩頭等也感到奇怪。現代基督徒們故意地撇棄了祈禱前的清潔(洗臉及雙手、雙腳和摸濕頭髮),然而對穆斯林而言這些依然是必要的條件。所有的先知都履行這些清潔方式。我們可以看一下《聖經》中的記載:“摩西和亞倫並亞倫的兒子,在這盆裡洗手洗腳。他們進會幕或就近壇的時候,便都洗濯,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出埃及記》40:31-32)

雖然保羅篡改了耶穌(祈真主賜他平安)的教導,但是在清潔方面他依然不敢怠慢:“於是,保羅帶著那四個人,第二天與他們一同行了潔淨的禮,進了殿。”(《新約·使徒行傳》21:26)

穆斯林婦女們在做禮拜的時候戴頭巾,而現代基督徒婦女們撇棄了頭巾。讓我們看一下《歌林多前書》第十一章五、六節及十三節保羅對婦女蒙頭一事所說的話:“凡女人禱告或是講道,若不蒙著頭,就羞辱自己的頭,因為這就如同剃了頭髮一樣。女人若不蒙著頭,就該剪了頭髮;女人若以剪髮剃髮為羞愧,就該蒙著頭。……你們自己審察,女人禱告神,不蒙著頭是合宜的嗎?”

穆斯林們禮拜時要鞠躬、下跪、叩頭、脫鞋,這和以前先知們所做是一致的:“來啊,我們要屈身敬拜,在造我們的耶和華面前跪下。”(《舊約·詩篇》95:6);“約書亞就俯伏在地下拜”(《舊約·約書亞記》5:14);“以利亞上了迦密山頂,屈身在地,將臉伏在兩膝之中。”;(《舊約·列王紀上》18:42)“摩西、亞倫離開會眾到會幕門口,俯伏在地,耶和華的榮光向他們顯現。”;(《舊約·民數記》20:6)“亞伯蘭俯伏在地,神又對他說……”(《舊約·創世記》17:3);“神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舊約·出埃及記》3:5,《新約·使徒行傳》7:33)。當耶穌進入客西馬尼的花園,祈禱上帝從猶太博士及法利賽教徒的陷阱中拯救自身時“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新約·馬可福音》14:35)。

當聽到穆斯林們到麥加朝覲,環繞克爾白天房一事時,基督徒們可能會感到驚異。這座天房是由先知亞伯拉罕和他的兒子以實瑪利(祈真主賜他倆平安)建造的,很多先知都曾履行過這一朝覲儀式,其中包括以色列的先知們。

基:我在《聖經》中從未見過有關朝覲或天房的記載。

穆:《聖經》中明確提到了數次,只是這需要讀者們的思考:

1、 雅各(葉爾孤白)在去巴旦亞蘭的路上做了一個夢,第二天清早樹立了一根石柱,將那裡稱作伯利特,也就是“神殿”的意思。(見《舊約·創世記》28:18-19)

2、 數年後,先知雅各得到真主的命令去到伯利特(見《創世記》35:4,14,15)。雅各清除了先前在那裡的所有神像。很多個世紀之後,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同樣摧毀了所有的三百六十座偶像,環繞麥加的天房(克爾白)。

3、 雅各和他的岳父拉班建立了另一根石柱:“雅各就拿一塊石頭立作柱子,又對眾弟兄說:‘你們堆聚石頭。’他們就拿石頭來堆成一堆,大家便在旁邊吃喝。拉班稱那石堆為伊迦爾撒哈杜他,雅各卻稱那石堆為迦累得……又叫米斯巴,意思說:‘我們彼此離別以後,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鑒察……’”(《創世記》31:45-49)

4、 耶弗他和亞捫人彼此征戰,耶弗他在迦累得的米斯巴向上帝許願:如果上帝使他得勝,他就將首先迎接他凱旋的人作為獻祭。他得勝了,將自己的女兒獻上燔祭。(見《舊約·士師記》11:29—39)

5、來自以色列十一個支派的四十萬軍士為了消滅便雅憫人在米斯巴向上帝宣誓。(參見《舊約·士師記》20、21章)

6、以色列的子孫在撒母耳的帶領下,在米斯巴向上帝盟誓獻祭,如果他們戰勝非利士人就清除各種偶像。(見《舊約·撒母耳記上》7章)

7、當撒母耳為全體以色列人指定一個國王時,他們全部都在米斯巴聚集。(見《撒母耳記》10章)

8、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現在的世界上已不存在一個叫做米斯巴的地方,而只有最古老而神聖能的麥加城。這是由亞伯拉罕和他的兒子以實瑪利建造的,在他們的後裔中產生了先知穆罕默德。穆斯林們是所有先知們的真正追隨者。如果你真的想尋求真理,我可以告訴你更多關於穆斯林、伊斯蘭和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的事情。

基:我相信我的基督教信仰是正確的,但我想更多地瞭解伊斯蘭。我想盡可能地知道有關伊斯蘭的資料,將其同基督教相對比。我不想做一個盲目而教條的信仰者,而希望理智而明確地信仰。

穆:它對你的宗教生活有影響嗎?

基:是的。我不像以前那樣定期到教堂了,也閱讀了英文譯本的《古蘭經》和其它一些穆斯林的書籍。我曾經問過一些穆斯林問題,但是我對他們的回答並不感到十分滿意,也許他們自己對伊斯蘭也並不十分瞭解。然而,我覺得你的知識比較廣博,或許你可也幫助我。我需要一個我可以仰賴的信仰體系,給我的心靈帶來寧靜。當然,它必須是符合理智和科學的。我不想盲目地信仰一個宗教——無論是伊斯蘭或者基督教或者其它什麼宗教。

穆:當然!我同意你的觀點。對於希望更多地瞭解伊斯蘭,願意進行討論的人們,我們很樂意和他們對話交流。

基:我有權選擇我所喜悅的任何信仰,沒人可以阻止。

穆:那是自然,人有選擇的自由。《古蘭經》中有言:

“宗教無強迫”。

基:那穆斯林們為什麼向人們宣傳,號召人們接受伊斯蘭呢?

穆:就如同基督徒們號召猶太人接受耶穌是彌賽亞一樣,穆斯林們同樣號召猶太人和基督徒們相信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

Previous article Next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with 第一部分:對話開始

Knowing AllahIt's a beautiful day
facebook icon